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艺术批评

自然•人文——于振立的艺术生态评述
2013-04-05来源:作者:郭燕浏览次数:2601

   

    作为艺术家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是值得当代知识分子画家认真思考的问题。放弃世俗世界的名利,选择回归自然世界,是一位内心探寻艺术真谛的画家最终的选择。于振立用自己18年的人生历程,确定了一位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精神坐标,为世人诠释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于振立的艺术探索之路走得异常艰辛,从文革时期画宣传画到80年代表现主义及“89”之后抽象主义的艺术尝试,都是以架上绘画作为建构内心精神空间的物质媒介。而1994年以后,他“归隐”于山林,开始了僧侣般的艺术创作实践。如果说于振立的架上绘画创作是其借助于绘画语言表达他关于生命体验的思考,而后来18年的山中生活则使这一思考进一步深入下去。

 

    1994年12月26日,于振立放弃了世俗世界的功名利禄,远离了喧嚣的闹市,来到了位于大连金州区大黑山脚下的农舍,踏上了自己新的艺术探索征程。当年,于振立来到此地时,这里只有四间简陋的瓦房,他完全只依靠自己的双手搬运石块,和着水泥,建成现在包含画室、展厅、客厅、卧室、书房、厨房等功能齐全的工作室。此处既是他艺术创作实践的场所,又是他日常生活起居的环境。他建设艺术工作室的艰苦劳动就是社会责任感极强的行为艺术,印证了他是一位勇于牺牲、甘于寂寞、笃实勤奋而虔诚的艺术信徒。于振立用18年的心血,建设的艺术工作室是他辛苦劳动的结晶,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纯粹知识分子艺术家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他感受着自然万物的灵性,并关注着当今社会人的生存状态,以极大的创作意志完成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依靠虔诚的艺术信仰维持坚强的主体性品质,是于振立能够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心理基础。建设工作室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创作过程,展现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本质,是于振立将自然宇宙之道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的必然结果。执着追求的艺术家,总是要想亲近自然,从观察感悟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如山上工作室建筑中出现“周易八卦”的符号,就是由他对自然生命体验之后采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符号的表现。于振立充满艺术幻想的内心世界听从了自然的呼唤,以自身的生活行为方式,走入了自然的怀抱。然而,于振立走向自然的行为方式,不是简单地隐居于自然山林,被自然的博大所征服,而是带着哲学家的思考方式,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把艺术的自然心灵放入到艺术创作的核心位置。最终以素朴的艺术心灵观照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艺术家自身是艺术创作的主宰,于振立放弃世俗生活的巨大勇气,是他内心艺术意志力的强大体现,又以18年的艰苦劳动实践着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对于自然的主观掌控。他像农民一样脚踏实地、不知疲倦地耕耘土地,收获果实。在他所居住的房子后面,他耕种了很多粮食和瓜果,开垦了自己的农家菜园。这里出产的粮食和蔬菜成为他日常食用和款待宾朋的“绿色食品”。他珍爱着自己田园里的一花一草,呵护着自己的爱犬,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伴侣和情人。他把自己对自然生命关怀情绪,融入到自己的现实人生之中,实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终极人生理想。而此种人文精神的关照与生命关怀正是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所具有的内在本质精神。于振立除了亲自动手建设自己的工作室以外,平时还喜欢阅读很多书籍,撰写手记,将自己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思考记录下来,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素养。于振立以“归隐”的方式,为自己寻求到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表现的艺术空间,而他却利用此种脱离世俗世界的艺术空间,直接面对当下社会中人们普遍回避的问题:如商业社会中,人们毫无节制地消费,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2003年,于振立写了一封“收集废瓶子”的公开信,他希望能把“不能回收的各种形状、即将被遗弃的瓶子”收集起来。通过他的收集,大概有10余万瓶子成为建设他艺术工作室的建筑材料。这些在消费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垃圾废品”,经过于振立的艺术思索和实践,最终变成两座玻璃瓶塔装置。

 

    于振立艺术创作的核心动力是来自自然的质朴情怀,而他以公共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人文关怀精神参与到当下社会现实当中,完成了艺术由自然性向社会性转化的过程,这体现了当今中国真正具有批判意识的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于振立一系列的行为艺术表达方式以及装置艺术都是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并用自己身体力行的艺术实践,继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坚守了人文精神的理想家园。于振立艺术工作室的建设过程是以艺术的方式实现并保存了消费时代人们生存的记忆。由于于振立边缘化的真实处境,使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现实社会留有独特的敏锐直觉,以自觉而主动的批判意识,深刻地切入到现实生活,成为记录时代的艺术景观,是自然观念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典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