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鉴赏知识

鉴定专家也要接地气
2015-12-20来源:美术报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1483

 

    我们必须承认专家鉴定的权威性,毕竟专家们理论知识颇为丰富,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些藏品的鉴定,他们是可以做到引经据典、触类旁通的。

 

  然而,也有个别专家因为偏重于书面知识,偏重于理论知识,且鉴定的东西有局限,因而对一些区域性较强的藏品,尤其面对真假难辨的藏品时,他们的鉴定则无从下手。浙江上虞乃世界青瓷发源地,从汉至宋是越窑青瓷的核心区域。在越窖青瓷生产鼎盛时期,沿曹娥江两岸,有上千个点火的窑址。有民间收藏爱好者曾将古越窑青瓷送至某城市一位颇有名气的专家鉴定,那位专家竟鉴定为赝品。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民间不可能有这般品相极好、品种稀有的青瓷,民间的青瓷一般不可能比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还要好。”殊不知,这些送鉴过来的青瓷早被当地土生土长的收藏家们视为真品、精品。

 

  在笔者看来,上述那位颇有名气的鉴定专家,之所以给出这般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与其说,是他鉴定错了,还不如说,是他实际接触、具体把玩越窑青瓷太少,是实战经验缺乏之故。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些保存完好、品种罕见的藏品是真的,而为保险起见,亦是为了挽回自己作为专家的面子,他只好得出上述的结论。对于一些民间藏品,尤其是地域性的藏品,真正的话语权也许就在当地的那些“土”专家手里。因为这些当地“土”专家几乎从小就和这些区域藏品打交道,朝夕相处,不仅仅是熟悉和了解,而且也与这些藏品存在着深厚的感情。即便有假冒伪劣的藏品涌入,他们自是看得真切,辨得明白。就如上虞的那些民间收藏家,大凡对于真假混杂的越窑青瓷,放在10米之外,他们也会一一指明,绝无差池。按他们自己的说法:“那好比是自家生养的孩子,混杂在众多孩子里面,岂有不认得之理?”

 

  对收藏鉴定而言,实践经验很重要,有时甚于鉴定理论——尽管这与鉴定者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尤其对收藏的悟性有很大关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亲眼看过、亲手摸过大量的藏品,不对藏品进行深入研究,不真正进入市场参与“实战”,没有交过“学费”的经历,没有吃过赝品之害的苦头,仅仅凭一些理论知识作为鉴定依据,注定是要犯错误的。

 

  毋庸讳言,自古至今一些鉴定方法从知识上升为见识和理论,其智慧的源头就在民间。民间收藏者所见和接触的东西多了,便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进而独创出鉴定和认证该藏品的新途径、新手段。笔者有位收藏高古玉的朋友,他告诉我鉴定高古玉的独到鉴定法:除了从玉质、形制、纹饰、刀工、土沁和包浆上去把握外,鉴于高古玉多是出土的玉,因而还得用鼻子闻一闻泥土气是否纯正;并用稍稍湿润的手指去捏,感知玉的表面是否有发粘情况;个别沁面蚀有小孔而带泥的,不妨放入水中,看是否有“大漠孤烟直”的现象出现。这种鼻、手、眼并用的鉴定方法,大概算得上是民间的原创和独创,怕也只有经常接触高古玉的民间藏家才有这样的经验和发言权。他曾说:“高古玉玩多了,类似的现象见多了,便水到渠成有了这样的鉴定思路。一般不会出什么差错。因为假冒伪劣的东西,哪怕高仿的东西,也绝不可能同时具备上述众多元素。”

 

  从收藏的空间而言,民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收藏馆。散落民间的藏品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这样说,民间有的藏品或许国家博物馆也不一定有,民间藏家接触过的东西或许专家都没接触过,民间土专家看得懂的东西或许专家不一定看得懂。原因很简单,民间“土”专家得尽地域之利、传承之利、流通之利,因而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触摸,第一时间鉴定,尤其对那些出土文物而言。尽管鉴定界对文物的鉴定有标准件,或者说有参照的样本,亦即不合乎规范的东西,从没见过的东西,多被认定为“穿越”之物、八卦之物。作为一种基本准则,这并没有错,但有时也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会闹出笑话。年初,据某媒体报道:“湖北随州市曾都区一建筑工地发现了一个面积200余平方米的‘亚’字形战国大墓。目前,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发现了大量青铜礼器等铜器随葬品,有些文物以前还从未见过。”这“以前还从未见过”一句即意味着这些文物暂缺可参照的标准件,但这并不足以推翻其是战国墓葬青铜器的结论。何以这样说?因为这墓是第一次发掘,过去未曾被盗墓,更何况,墓里一起随葬的尚有大量可参照标准件的青铜器。事实上,包括青铜器在内,许多专家未曾看到过的东西,民间多有发现。有些专家难以甄别的东西,往往在民间土专家那里,却是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来的。

 

  学者吴树通过对艺术品市场长达7年的调查总结出,目前“眼学”最厉害的存在于三类人中:“一个是大大小小古玩市场经营多年的古董经营者、文物贩子、古董商;第二个就是做高仿的;第三个就是盗墓者。而博物馆里的权威专家,由于长期脱离考古、脱离市场,不了解现代仿古,看到的多半是自己博物馆那一部分有限的藏品,不像博物馆藏品的就不认,像的就认,假的只要够像也可能会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引起了我对鉴定专家如何有效‘接地气’的思考。”

 

  必须声明的是,笔者并非要否定专家的作用,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专家无可替代的独特效用。毕竟,专家是行家里手,是我国鉴定队伍处于最前沿,也是最重要、最可靠、最有生气的一支队伍。离开了专家队伍,我们便会失去鉴定理论和研究的有力支撑,失却收藏的基本保障,而整个国家的遗产保护也会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呼唤鉴定专家“接地气”,旨在呼唤专家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躬身参加田野考察发掘,放下架子多与民间土专家交流互动,以助“生气”,以壮“底气”,以养“才气”。

 

  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场景常常定格在我眼前:两年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鲁迅美院教授、辽宁省辽瓷传承人、著名收藏家关宝琮先生应邀前往上虞考察越窑青瓷,在国家文保单位——小仙坛遗址,他为了到一个深坑里去看碎瓷片,不顾78岁高龄,奋不顾身就跳了下去,让陪他考察的人们大吃一惊。面对旁人的嗔怪,他说:“我差不多跑遍了全国历史上所有有影响有记载的古窑遗址,一些现代有名的窑口包括生产高仿瓷器的窑口,我也去。我要么不去,去了就要做零距离的考察。就像刚才,如果不跳下去,能看得清楚吗?看不清楚,我不是白来了吗?”是的,关宝琮大师不仅察看青瓷古窑遗址,还与当地民间越窑青瓷藏家有更多的互动。“我是搞陶瓷的,又收藏越窑青瓷,如果我接不了‘地气’,连越窑青瓷这陶瓷的老祖宗历史来由、工艺特征都弄不明白,我还搞什么陶瓷!”关宝琮大师善“接地气”之举,能否给我们的鉴定专家以应有的启示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