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展览信息

展览热的冷思考
2015-09-11来源: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2317

 

    在民国那些年,闻一多先生的杂文《画展》曾写道:“我们没有统计过…… 昆明 ,平均一个月有几次画展,反正最近一个星期里就有两次。重庆更不用说,恐怕每日都在画展中……。”时下的展览同样也很多,然而就有不少人就为此而烦恼了:由于圈里外关系很多,好比那个展览是某某知名策展人策划的,得去;那个展览是某某重要单位主办的,得去;那个展览是某某好友举办的更得去;甚至再有多个展览在当天开幕时间是层叠的,这就令人郁闷了,是要作选择了……多的话,一天内要跑上好几回呢。如此一说,美术展览难免如设局捧场应酬,人行在此中都想方设法给足各方面子,于是也难免赶场奔波劳碌罢了。今天的文化似乎更繁荣了,或许是闻先生未曾料到的。自开年以来,引人注目的展讯总是抢先发来:如2015年国内不可错过的10个艺术展览、今日美术馆2015年重要展览计划:从今日到未来…再有传闻中国美术馆申请展览排队要排到2018年了…之类的话题。


 
    美术展览展什么?当然是展美术作品。它是美术界不可或缺的现象。这也犹如歌手的演唱会、舞者的舞会、作者新发的出版物等等同理,在美术展览的系统中包括了个人展、群体展、文献展、探索展、回顾展、双年展等等各种展示样式,在这个空间里促成了各种信息元素陆续上演,同时它揭示了创作的兴衰。舞台是要上的,展览是要展的,那么其中牵涉到流程很多,通常从事绘画的艺术家通过由单位或组织主办,另一个单位或组织承担整个展览活动过程运行,通过一个适合特定人群或广大受众参观分享自己在某一阶段内取得艺术创作的成就或成果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具备:主办方、承办方、参展单位或个人、展品、展馆、观众 6个基本条件。也有把策展人列入基本条件的。如此繁杂的流程毕竟也关联到很多事物的,如:所展的作品有那些实力、那家重量级单位举办、何等美术馆机构上展、何等重要人士捧场……等等,这都将是策划者有待于好好理理的事情。尽管在策展过程是极为劳碌的,但是还是要办的。


 
    美术展览到底展什么?我们想更应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通常好的展览自然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不妨例举两个已载入当代美术史,令我们常新记忆的美术展览:1985年11月21日至31日在武汉展览馆举办“中国画新作邀请展”,展出作品一百余幅。应邀参加新作展的画家有吴冠中、刘国松、周思聪、石虎、谷文达、李世南、李津、朱新建等共25人。他们都是当时在创新上有影响的画家。文革以后,举办这样规模的、有革新意识的大型画展,理直气壮地举起中国画创新的大旗,在全国是第一次。这个画展的影响用吴冠中先生当时的话说是“新的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再到1989年2月5日,农历大年三十,经过三个多月紧张筹备的中国现代艺术大终于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大展借用交通标志“不许掉头”作为此次展览的标志,“不许掉头:的标志表达了当时艺术家们的一种心愿,即希望当时的改革开放继续向前,不要走回头路。展览共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86名艺术家的297件作品。中国美术馆成了中国先锋艺术家集体展示的大舞台。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政治波普、理性绘画、实验水墨等多种“另类艺术”刺激着参观者们的视觉神经和传统审美观念。再有从1992广州双年展到2011成都双年展,激荡了中国美术界二十年的历程,之后仍有不少出色的展览涌现。那么我们对一个好展览评判标准是什么?能否经得起各方面检验与梳理,这应当是遴选的重要条件之一。


 
    展览是个学习的好机会。这个不可错过,那个也不想错过。当下美术展览一个接一个举办,当中也折射出好多问题,如:展览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既表现在展览主题和定位的含糊或混淆,再表现在参展画家及作品的自我重复雷同。再到某一派别、某一师承集合力量的群展,多为领军人物的翻版,作品千遍一律,毫无新意。有些个展,更有一年之中频繁举办的现象。再有些展览强调介入“观念”,展现观念是件好事,但是如此观念强调到让人有些“看不懂、理不清”;再有通常在美术展览的系列配套的活动——学术研讨会。主办方会将邀请到美术评论批评界人士汇聚一起进行研讨,纵观各类研讨会,鲜有针砭时弊的批评性、建设性发言,尤其是一些个展研讨会,过于“溢美”之词现象更为常见。面对此况,最近“苍山无言——崔振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学术研讨会照开,值得一提的是崔先生有意缺席回避,那么会场上,他们爱怎么评就怎么评,爱如何批就如何批,然而话说回来,您是我邀请来的,叫我如何批评您?愿意与不愿意那应是另外一码事了,这也是当下画坛存在的一种怪现象,有待于主办方与我们深思与解决。时下流行网上微展、手机等电子类形式的画展,其传播信息速度快捷,受众可能会比较多。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到画家及其作品大致情况。但其也存在缺点,如:原作在被翻拍后,颜色和明暗等美术要素会有失真和改变的现象。而在美术馆看画展时,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远比在网上看图片更大,感受、氛围也不同。相比之下,利用网络技术,画家展示自己作品和推广自己的作品仅是一种形式和概念,观众去硬体美术馆看展览仍占主流。


 
    提之2015年美术展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在艺术圈被频繁刷屏,那就是78岁高龄的大卫·霍克尼在中国首展,这位被称为“最出名的英国在世画家”到中国来到底展什么。从北京大学到中央美院都是人满为患,甚至还要增开报告厅转播讲座实况。他在佩斯北京的展览也是盛况空前。他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法”?我们引之到场的学术主持、评论家朱青生先生的表述:大卫·霍克尼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看到现场的人们的到来,就知道他是多么的受到欢迎。再说其展览作品:我们认识到大卫·霍克尼的重要,并不是因为他画得像,而恰恰是因为他画得不怎么像。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很多人都认为写实绘画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但霍克尼还在坚持、还在实践。正因为有了霍克尼的不断探索,才显得写实绘画不曾终结……


 
    今天,我们对于大卫·霍克尼之中国展,朝拜也好,模仿也罢。总之,一个展览或许能够解决问题,或许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然而目前的展览依然是一个个地紧接推进时,你我应当做些什么,再或许也只有冷静下来思辨:我们无法回避数不胜数的各种展览,尽管会发现从展览的外部文化环境到展览本身都遭遇到诸多问题,依我看,展览热并不意味着泛滥,因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我们有各种理由对之选择来看的同时,可别忘了:美术展览是个大工程,能呈现得完美也并非易事,亦要理所应当尊重策展人为之努力的成果!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