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艺术批评

转型期的学院与公共艺术教育
2014-10-23来源:中国知网作者:殷双喜浏览次数:2602

 

一、学院与全民紊质教育

 

1998年4月3日,李岚清副总理考察中央美院,在与中央美院干部、教师座谈时指出:“美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跨世纪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中央美术学院及其他艺术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师资的同时,在促进普及美育,推动素质教育工作中也能发挥更大作用。”在这次座谈中,李岚清强调了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他不仅指出美育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格,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从科学角度指出,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李岚清的讲话反映了世界教育的大趋势,即21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把目标对准了调整、加强学科建设和注重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反映了中国艺术教育即将进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五句话”,即“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论述已经涵盖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新的“五句话”既同马克思主义“促进每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理想相衔接,同时又明确把它限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也就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近年来,美术界提倡“大美术”的艺术理念,与此相应,我们也应提倡“大美术教育”的观念。所谓“大美术教育”,即是将现有的专业学院艺术教育与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以及公共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整体考虑,确立一个全民族的整体艺术教育体系,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乃至终身,全面提高所有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态度。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学者称为“当代艺术教育的一体化”,“艺术教育的一体化既是当代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未来学校艺术教育的理想目标。我国把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定位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同样预示出学校专业与非专业艺术教育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趋势。

 

但是,就中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学院的专业艺术教育现状来看,我们在这个艺术教育的转型期看到的却是学院艺术教育与当代社会和全民审美教育的断裂。这种断裂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学院艺术教育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断裂,特别是艺术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系日渐疏远;二是与学院艺术教育与师范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上的雷同.三是学院艺术教育与社会公共艺术教育的脱节。就学院内部来说,上述三种断裂源于学院专业艺术教育重视专业知识与技法、轻视艺术史与人文学科的价值取向,以及学院艺术教育未能看清自身在国家整体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们首先讨论学院艺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断裂。改革发展以来,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都在走向现代化,并且迅速进入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制度性接轨。应当说,中国经济、文化与世界“接轨”是大趋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接轨”的另一种作用,即它也是一种将社会拉断的力量,接轨在使一个落后国家的先进部份变得更加先进的同时,也拉大了先进部份与落后部份的差距,当先进部份与落后部份的关系日趋疏离、不发生关系时,就出现了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断裂”。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正平认为,中国社会在90年代中后期已经进人“断裂的社会”。什么是“断裂的社会”?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份同时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发展阶段。”“断裂的社会”不同于“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一个概念,它的含义有三点,一是在社会结构分化的基础是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群体,相互承认每个群体的利益都是正当的;二是以自主多元的政治力量为基础的政治框架;三是多样性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的存在,其中没有一种是“唯一正确”的。“多元社会”与“断裂社会”的区别在于,前者虽然是多种社会力量、价值观、利益诉求并存,但他们基本上是处于同一时代的发展水平,社会各部份能够在交流、对话、协调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而在“断裂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却处于相互隔膜,不能相互沟通与影响的生存状态中。资料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在世界上已经居于前列,经济增长已经与社会发展脱节。由于与世界的接轨是更多的发达科技企业进人中国,四、五千万知识缺乏、年龄老化的下岗人员已经不再可能进入迅速发展的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中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5亿人,其中1亿多人已进城成为农民工,农村贫困人口约1亿,加上城市失业下岗人员4千多万。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只能从事城市中人们不愿意从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低技术、低收入、密集型劳动。下岗失业人口、农民工与广大农村的贫困农民,构成了中国社会数量巨大的贫困人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弱势群体”。在电影《可可西里》中,一方面是保护环境与自然物种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因环境恶化而不得不参与屠杀藏羚羊的牧民。在山西省,一方面是日益污染的水源与空气,另一方面是乱采乱挖的小煤窑与矿难事故,但是地方政府能够为了不污染环境而不发展地方工业吗?为了眼前的生存,“先污染,再治理”,这样的荒谬现象在中国还有很多。

 

90年代正是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西方?)艺术迅速“接轨”的年代,从许多艺术家不断受邀参加西方的大型国际展览到中国各大城市此起彼伏的双年展,还有国际策展人到中国的频频造访,中国艺术品价格的急剧攀高,艺术品拍卖的炒作热潮,数十万人报考美术学院的考学热,全国有数百所综合类与理工类院校开办设计专业系科。我们的问题是,当代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教育与上述几亿贫困人口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90年代以来,不仅那些以装置、行为、影像艺术与国际接轨的所谓“先锋艺术”,与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发生断裂,就是学院里的艺术家,也在与画廊、拍卖公司的关系日渐密切的同时,逐渐淡出了社会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在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中逐渐边缘化。

 

对于学院艺术教育与社会的断裂,中央美院党委书记杨力先生指出:“中央美院长期封闭式的办学,影响了我们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相对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知识贡献、服务社会特别是后一个功能理解不清,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学校不了解社会,社会不了解美院的状况。”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教育部长周济指出:“高等学校要特别重视抓好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我们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的素质,是为社会做贡献,这个潜力非常巨大。”应该意识到,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传统的以学历教育为中心转向“以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为中心”。中国的高等艺术学院必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转变观念,在培养少数高质量美术与设计人才的同时,为全社会的公共艺术教育做出贡献。通过对国家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卓著贡献,得到国家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中央美院在建国后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这是因为中央美院顺应了历史潮流,在建国后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积极地参与了当时的文化建设,以艺术服务于社会。例如中央美院的革命历史画已经成为新中国美术史的经典。学院艺术教育如果不关心社会的具体的文化需求,就会被社会逐渐遗忘。当前报考美术学院的火爆现象并不能掩盖美术学院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逐渐淡化的尴尬处境。

 

延安时期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建立的第一所革命艺术学院,这所学院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强调学院与社会的密切结合,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有计划的定期外出实习;或作实习表演、或举行展览。并经常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加强与民众联系,从他们中间获得经验与批评。”困这一规定成为鲁艺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为了深入社会,胡一川于1938年打报告给鲁艺院领导,成立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团员有彦涵、罗工柳、华山,深人到太行山敌后根据地,在八路军129师、120师、115师部队搞木刻、办展览。1940年春节前夕,胡一川遵照北方局领导人李大章的指示,创作了《军民合作》等8套水印套色新年画,用染布颜料和有光纸,赶印了一万多张,在西营镇集市上摆地摊,不到3个小时,就卖出了几千份,此举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来信表扬。

 

二、学院与公共艺术教育

 

提倡中国高等艺术学院关注社会公共艺术教育,正是强调大学的历史使命与学术责任。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当时,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组成“行会”,与外界的宗教势力进行斗争。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迁校自由权、设立特别法庭和内部自治权、大学师生享有免税和免役权、师生参政权和教授审定教师资格权等为核心的大学自治模式。到19世纪初期,以柏林大学为代表,又发展成以“大学独立与学术自由”、“科研是大学的主要职责”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在这里,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利始终是以大学对学术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为使命的。1999年,我国高校的自主权也被《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的确定了下来。但高校自主权的落实不仅在于外在约束的不断减少,还在于高校的学术精神、学术责任和学术使命真正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学术组织而享受到真正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利。

 

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冯远教授谈到中国美院的学术思想传统时,将其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注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二是注重专业教学及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性和兼容性,鼓励专业学科在各白领域内不同方向的深人研究和对艺术整体的宏观把握,同时注意营造宽松有益的学术探讨氛围与环境;三是提倡不断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主张不同形式的研究探索,目的在于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当代艺术。

 

我认为学院里的艺术家不同于社会上的艺术家,作为一个艺术教育者,他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在于他以自己的创作参与时代的文化建设,更主要的,是他自己的艺术观念与技能,传授给青年学生。通过这些学生,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他的学术使命就不仅在于艺术技能的传授,更在于对整个人类艺术文明的理解、探索与传承。

 

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的师范艺术教育,可以看出师范专业艺术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断裂。现行的师范艺术教育,长期沿用与模仿专业的学院艺术教育模式,用“培养专业艺术家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来培养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其中最突出收问题是艺术实践和技法课程比重过大,而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等文化课程比重不足。“除了比专业美术院校多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在其他课程设置方面,与专业美术院校区别不大。这使得师范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仍然怀有成为专业艺术家的理想,不安心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同时也缺乏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的综合知识与能力。造成了师范艺术教育与社会审美教育需求的断裂。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艺术师范教育应该以培养艺术教师为主,而不是培养每种绘画技术都会一点的画家,而艺术教师的培养,也应以从事审美教育、艺术欣赏所必须的知识结构作为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出发点。面对21世纪中国艺术教育的转型,我这里提出一个新的艺术师范专业系科模型,供参考讨论。我建议中国的艺术师范教育由以下几个专业系科组成:

 

1、美术教育系:以中外教育史、中外美术教育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与过程、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等与艺术教育相关的学科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普通大学和艺术师范专业教师及美术教育学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

 

2、人文与艺术史系:以古今中外艺术史与相关人文学科为专业设置,系统学习以艺术史为中心的相关人文知识,如中外艺术史、艺术哲学、美学、历史、人文地理、文化遗产保护等。

 

3、美术理论与批评系:着重与艺术作品创作与鉴赏、批评与写作相关的艺术理论与批评人才与艺术策划人。除相关艺术教育、艺术史等人文公共课外,着重艺术哲学、艺术观念与艺术思想史、艺术作品的风格流派史、技法材料史、艺术批评史、艺术展览的策划、艺术写作等。

 

4、公共艺术教育系:着重培养艺术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教育基金会、社区艺术中心的教育管理人才,以及电视台、网站、美术出版社、专业报刊等艺术传播机构的编辑、记者。其主要课程为艺术博物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管理学、艺术传播学等,辅以美术教育系及人文艺术史系的部分主干课程为基础课程。这个系也可以合并到艺术教育系中。

 

5、综合艺术系:将原有的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艺术设计、新媒体等专业合并为一个系,以工作室的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培养各级普通学校与社会艺术机构的艺术指导教师,使其可以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辅导各年龄段的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基本实践能力。这个系的各工作室也要向其他各系开放,使从事美术教育与社会传播的各类人才具有对各门类艺术的实际了解和基本实践能力。

 

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待师范艺术教育的变革。转型期的中国艺术教育是中华民族素质教育的一部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加人WTO,对21世纪的中国教育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艺术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未来的青少年应具备四种基本素质:创新意识、健康人格、开放和研究的视野、竞争与合作的精神。艺术教育对上述四种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该积极培养新世纪的艺术教育人才。

 

首先,艺术活动是人类行为中最强调独创性、鼓励探索与创新的活动。多样化的艺术理解和意义的解释有助于不同文明、民族、个体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第二、现代社会需要青少年具有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面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通过审美活动获得多元文化的包容力,通过形象思维丰富情感世界,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性思维获得互补。

 

第三、艺术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探索新奇世界,以开放和研究的态度对待未知的新奇事物。

 

第四、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的潜能,激发创造热情和竞争意识,在集体活动和社会环境中争取获得公众承认,在艺术设计与劳作过程中获得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艺术地理解和把握世界,通过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学会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把握视觉艺术的含义和价值,学会从审美的角度感受生活、表达白己的人生感受,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就社会环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来说,青少年在未来的现代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意图。艺术教育有助于青少年通过艺术作品了解他人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坦然面对多元化的新奇世界。艺术教育应使青少年有机会接触更为广泛的艺术种类和作品,培养一种持续终生的对艺术的积极参与态度和审美心理。

 

在美国,8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一Basde Art Education简称DBAE)思想与理论,这一思想的核心是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人文学科,它旨在培养人的健康而广泛的艺术理解力,这种理解力也是专业的纯艺术人才和设计人才的人文基础。DBAE强调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学内容,必须来白成熟的4个艺术学科: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哲学,所有教学内容都要以艺术史和当代优秀的艺术作品为核心。这样,艺术教育的功能就不仅仅是培养艺术家,也培养艺术的鉴赏者,它使得整个社会的艺术活动,从生产到消费,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可以说,这一理论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使当代艺术教育一体化具有了可靠的基础。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专业的美术学院,还是师范美术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要考虑艺术院校和专业的学生不但是美术的创作者,还应该承担提高社会审美水平的职责,从单纯的艺术制作与技能培养中走出,向着更为广泛的文化一艺术学者发展。有关艺术史、艺术批评(鉴赏)、艺术哲学(美学与伦理学)的课程应该尽快进入我们的艺术院校的课程结构中,而与社会的艺术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文物考古遗址、民间美术遗产等机构的合作与介入,也应成为未来艺术院校的教育重点。在一个日渐技术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架上艺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对于人文主义传统的深入了解,才能确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长河获取对人类文明的根源性理解。

 

面对生气蓬勃的当代艺术,中国的学院艺术教育面临着一个重要任务,即重建学院的艺术标准。由于学院艺术面对当代艺术缺乏研究与讨论,导致学院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处于缺席与失声的状态。而在社会公共艺术教育严重匾乏的情况下,公众对当代艺术的审美判断力也处于空白状态,这对我们的学院艺术教育尤其是有关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人文学科教育,提出了紧迫的挑战。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不缺少优秀的艺术家,但十分缺乏具有宏观的艺术史视野、准确的艺术判断和深厚的人文修养的艺术教育家,他们是民族与社会的审美标准的体现者,是连接学院教育与社会公众审美的桥梁。

 

19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思想,一种是以耶鲁大学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精英教育,一种是以布朗大学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大众教育。而1852年就任密歇根大学校长的亨利?菲利浦?大班则强调“理念教育”,主张开发人的智力,让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专业、某一技能。“大班认为,大众教育只能提供给学生以谋生的手段。这样的学生只会靠本能和白发的思维来行动,不是一个完善的人。只有在完成了智力开发之后,学生才可以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

 

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主要美术院校与师范艺术院校及各类综合大学的设计院系纷纷扩招,原有的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育,而将对于艺术的进一步研究放到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中。这种变化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我们要注意不应将本科教育简单视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教育,从而削弱本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列文认为:“大学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种人文的熏陶,这种清醒思考、细致阅读、分析争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对于成功的职业至关重要。具有这种素养的学生头脑灵活,具有调整自己以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中国的艺术教育由于受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曾经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而对于艺术教育所具有的人类文明的积淀与共享性质认识不足。我们要从近现代中国文化背景上来看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思想、体制、方法的发展与演变。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救亡的主题常常掩盖启蒙的主题,这是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决定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在全面接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邵大蔑教授认为,外来因素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能因为外来因素的某些不足而否定它的积极意义。在探讨新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时,对于西方优秀的艺术教育思想仍然有研究与借鉴的必要,虽然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但这不等于闭门造车。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