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鉴赏知识

民间收藏热 热的不只是“钱”
2013-12-10来源:新民晚报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1210

 

导读:这段时间,各大拍卖行秋拍的新闻陆续见诸媒体,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收藏大展也于本月亮相,有关收藏的话题成为很多人关心的热点。除了某件艺术品又拍出了天价的新闻外,收藏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聊。

 

这段时间,各大拍卖行秋拍的新闻陆续见诸媒体,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收藏大展也于本月亮相,有关收藏的话题成为很多人关心的热点。除了某件艺术品又拍出了天价的新闻外,收藏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聊。

 

1 收藏古陶瓷让我更理性客观地看待事物

 

主持人:吴秉衡是一位80后,在初中时就对收藏感兴趣了,是什么引起了你的兴趣?

 

吴秉衡:因为亲戚中有一位伯父在古陶瓷收藏方面很有建树,时常有机会看到他的藏品,听他讲那些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渐渐就有了兴趣。记得那时候,父亲会在双休日的早上,带我去福佑路的早市逛古玩店,对古玩收藏的兴趣就这样慢慢培养起来了。

 

主持人:虽然是一位年轻的藏家,但是,涉足收藏也有十几年了,有没有什么故事和我们分享?

 

吴秉衡:我主要是收藏古陶瓷,第一次单独买东西是在我大学时,在外旅行时花了500元买的一件西晋越窑青釉四足辟雍砚。买回来给伯父看了,他说,是真品没错,这件东西当时如果在上海买,可能要花一万多元,500元买到,算是捡漏了。当然我也有过买到赝品的时候,每个喜欢收藏的人,恐怕都会有过买错东西的经历,那是一只西晋德清窑青釉四系罐,也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买的,花了1200元。

 

主持人:收藏古陶瓷这个兴趣爱好,有没有给你带来什么改变?

 

吴秉衡:收藏古陶瓷需要学习很多知识,然后,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客观地分析,需要去伪存真。我觉得这么多年下来,对人格的塑造是很有帮助的。在工作中、生活中,我都会比较理性客观,不太会走极端。此外,收藏的过程中,有买对,也会有买错,这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宏观,人的心态也会因此更加平和了。

 

此外,我是做司法工作的,在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少有关艺术品的案子,我自己的收藏爱好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同事中有人遇到涉及艺术品交易的案子时,也会来请教我。

 

主持人:作为一个司法工作者,同时又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吴秉衡经常“跨界”写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有关于对藏品的品鉴的,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的。比如,关于文物艺术品鉴定估价行为的法律责任,吴秉衡就有自己的思考。能否和我们简单分享一下?

 

吴秉衡: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不仅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中日趋火爆,而且也在屡屡见诸媒体的赝品骗局丑闻之中越陷越深。就我自己工作中最直观的感受是,2010年开始,有关艺术品交易的案子明显多了。

 

我觉得,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当前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鉴定与估价。在文物艺术品交易中,鉴定估价行为是无须承担法律责任的。然而,过去基于诚信的免责习惯沦为今日的欺诈工具。另外,因市场的细分,鉴定估价行为早已突破了买卖双方主体的局限,发展出了独立的鉴定估价人行业。因此,鉴定估价文物艺术品必须受到法律监督,并且在责任体系上应建立起民事、行政、刑事全方位责任以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作为相应配套制度,全国统一文物艺术品鉴定估价资格考试的开展也应是题中之义。个人认为,有必要建立起统一的从业资格标准来保障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安全。

 

2 从收藏老家具到自己设计新家具

 

主持人:70后的Wayne在收藏圈子,算是年轻的,但是资历却不浅,收了不少老家具。有什么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Wayne:我是学美术的,对于传统的老物件比较敏感,明式家具的线条很美,很吸引我。刚开始的时候,收东西全凭感觉,喜欢就买,不考虑材质、年代等等的因素。走了三年的弯路。后来,认识了一些行家,交流学习,慢慢地自己也专业起来了。现在,20米开外,我一眼就能看出一件老家具的年代、材质等,还能估出大致的市场价格。

 

收藏难免会“吃药”的,老家具的价格不便宜,买一件自己喜欢的老家具可能要花掉一年的工资,买错一次,要两三年才缓过来。记得我曾经买过一把清中期的红木圈椅,当时花了一年的工资。买回来以后很兴奋,到处跟朋友炫耀。很多人都啧啧称赞,但是,有一个高手冷冷地说了一句,这件东西是“爬山头”的(修补过的)。当然,也有捡到便宜的时候,早些年,黄花梨的概念还不那么明确,很多人只知道红木、紫檀,会有人把黄花梨当白酸枝卖,我就买过一个凳子,买的时候是按照红木的价格买的,当时只觉得它和传统的红木不太一样,后来知道是黄花梨,这价格就差了好多倍。我觉得,收藏的最大乐趣就是考验眼力,能够看出别人没有看出的东西,是最有意思的。

 

主持人:今后有什么计划?

 

Wayne:收东西最多的时候,家里都是老家具,红木写字台就有5个。现在我是在陆续把一些藏品卖掉,留下最精华的。接下去想要自己设计家具,把明式家具的美,加上自己的创新,进一步发扬。如果200年以后的人看到的还是那些古老的明式家具,而没有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东西,那多么遗憾。

 

3 艺术是大众的,艺术品是小众的

 

主持人:很多时候,人们讲到艺术品收藏,话题的关注点往往没有聚焦在艺术,比如最近,曾梵志的画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1.8亿港元,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作品,大家在聊起这个时关心的都是钱。你和熟悉的收藏家之间会不会聊到这方面的话题?

 

吴敏僖:一定会聊到这个话题。我个人的观察是,艺术品购买或收藏的动机分化为两种:一种是单纯考虑美学或艺术价值,客人纯粹出于个人喜好把作品买下来,这类作品多数价格相对不是很高,客人对作品是否一定能带来经济回报是不太强调的;另一种是作品的金融产品属性占主导地位,购买作品就是为了投资、保值、升值等目的。这种考虑之下的相当多的作品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美无关,甚至可能很多观众会抱怨根本看不懂作品。它能升值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我向来的观点是“艺术是大众的,艺术品是小众的”,真正能把艺术品买回家的人是不那么多的。毕竟这是精神层面的消费,也涉及到收入状况。只有当人的经济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去考虑收藏这件事。另外,我想说的是,目前中国没有多少真正的收藏家,基本还是以买进卖出为主。只不过周期长短而已。类似股票的长线短线。但是这样也很好,凡事都有个开始。

 

艺术品的价格谁来定,怎么才叫做合理,也是常常会和藏家、同行等聊起的话题。理论上说,艺术品价格取决于两个要素:一,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二,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除此之外,当数额达到一定程度的买卖行为里面,偶然性因素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我的观点是,一件艺术品到底值多少钱,花钱的人说了算。他认为这作品就值这个数,别人的意见他根本不理会,也不会去参考。这种情况在财力颇丰的人群里面还很普遍。或许争强好胜的心理也在暗自生效,拍卖现场的热烈气氛也会激发某些买家的斗志,促使天价的产生。

 

主持人:你接触到的年轻藏家有怎样的特点?和老一辈的藏家相比,有什么不同?

 

吴敏僖:年轻藏家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他们相比老一辈藏家,既有更感性的一面,也有更理性的一面。更感性的一面表现在更强调自我需求的满足。更理性的一面表现在他们多数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或者因为工作的关系眼界很开阔,很国际化,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按照自己的收藏计划或收藏线索来逐步构建自己独特的收藏。而不会像某些老一辈来依赖“掌眼”给意见。他们更知性、更严谨,收藏也会更成系统。

 

主持人:一直有人在说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不够成熟,我想这包含了藏家、艺术机构等很多个环节,我们可以为之做些什么?

 

吴敏僖:收藏这件事情本身是个人色彩极浓厚的事情。但因为多数藏品是要拿出来见人的,收藏时又有着不同的动机,那么就又和群体、机构、媒体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收藏的作品从哪里来?机构。各种机构包括拍卖行、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家的继承人等。这里面没有所谓标准,以我自己所在的画廊为例,我们的成员都有法语世界艺术史教育的背景,主攻方向是法国19-20世纪重要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为这些艺术家和作品进行资料的发掘和梳理工作。这方面工作是没有止境的,一位艺术家甚至就一件作品都可以让一个研究机构为之工作终生。我们的工作也许比较粗浅,但是我们愿意也很乐意继续在现有基础上下功夫。另一个我一直关注的同行,平时我们没有交集,但是我一直关注他们。他们为艺术家做梳理工作。从他们的网站上展示的内容可以看出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很科学、很严谨。

 

4 收藏,玩的就是一个心态

 

主持人:从收藏协会了解的情况看,这些年来,喜欢收藏的群体有什么变化吗?

 

吴少华:上海市收藏协会1986年成立,目前注册会员六千多人。早年间,我们的会员中工薪阶层比较多,2005年以后,成功人士、做生意的人多了起来。进入收藏领域的那些成功人士往往起点比较高,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涉及的门类也比较新,明显趋向于投资。2010年开始,我们发现参与收藏的年轻人多了,特别是80后,他们的收藏往往从自己儿时的玩具——变形金刚、铁皮玩具等入手,年轻的收藏爱好者们信息来源广,面对藏品敢于出手。今年的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市民收藏大展被列入了十大赛事之一,这是民间收藏首次进入公共文化平台。

 

主持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收藏中来,吴会长想要对年轻的藏家们说些什么?

 

吴少华:我认为藏品价值是没有高低的。2009年上海要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果展,其他的都有了,唯独缺能反映老百姓生活变化的东西,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都没能找到,最终找到收藏协会寻求帮助,我们通过收藏家提供了一整套反映上海老百姓在改革开放后吃、穿、住、用、行等生活方面巨大变化的藏品。这说明市民收藏是能见证历史、传承文明的。

 

现在,很多艺术品的价值都得到了大的提升,但这不是收藏的唯一方面,除了经济价值以外,收藏还有很多其他的价值和功能。玩收藏就是玩一个心态,不要把收藏与投资完全等同挂钩。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