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展览信息

中国当代艺术大军涌上世界舞台
2013-05-29来源:深圳商报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957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艺术博览会,被誉为“世界艺博会之冠”,并以其悠久历史和巨大交易额而被视为是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五月底“巴塞尔香港艺术展”首次开展,在家门口就可以尽情观赏世界级当代艺术大师的最新作品,让广深两地文青和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记者在展览的最后一天5月26日下午两点进场,到五点闭馆前,依然人流如织,井然有序。


    一字之差乌鸦变凤凰?


    在“巴塞尔香港艺术展”落户香港之前,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分瑞士巴塞尔艺博会和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两个分会场,因为这两家艺博会的准入门槛很高,中国本土画廊以清晰的面貌曾参与过的只有广州的维他命画廊。中国十大画廊操盘手、北京空间负责人李苏桥在两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的梦想是巴塞尔艺博会,但是中国距离巴塞尔的梦想之路还很遥远。” 两年后,在“巴塞尔香港艺术展”上,内地有30多家画廊出现在展会上,中国画廊的巴塞尔梦,没想到梦圆香港。


    “巴塞尔香港艺术展”的前身是2007年由亚洲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创办的香港国际艺术展。2011年7月1日,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及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的主办机构、隶属MCH集团的MCH瑞士展览(巴塞尔)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亚洲艺术展览有限公司的六成股份,香港国际艺术展览今年易名“巴塞尔香港艺术展”首次亮相,吸引了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245家画廊参展,这一资本变更让中国画廊的巴塞尔梦提速完成。


    从Art HK 到Art Basel HK,仅有5年历史的香港国际艺术展被有43年历史的巴塞尔艺术展收归麾下,一字之差,格局立马不同。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终于与久负盛名的瑞士巴塞尔和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亚洲本土树起了一块崭新的艺术交易金字招牌,昔日的香港国际艺术展一下子飞上枝头变成了金凤凰。


    广深两地文青的盛事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成了广深两地文青和艺术爱好者争相参与的盛事。在专家眼中,这些看热闹的人其实不了解博览会的性质,硬是把一桩摆开的生意场,当做学术展览去看。不过聚集了达明-赫斯特、村上隆、毕加索、赵无极、朱德群、张小刚及巴兹鲁尔曼等巨星作品的展览对内地观众来说,还真是难得一见的高端展览。 对艺术博览会来说,一方面要成交量和成交额,这才是博览会的生命线和根本,一方面人气旺也是好事,谁也说不准这些看展览的人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潜在的藏家。


    对看热闹的外行来说,在现场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也是艺术?一块落满了灰尘的镜子,用手指随意划出的横道;两块玻璃,砸出七个圆形的裂痕;一个草编的垫子竖起来挂在墙上;几根钢筋弯曲一下摆在一起,一排长短不一的木棒堆在一块儿;还有一艘立起来的船,上面锅碗瓢盆旧电视捆满船身……最搞笑的是一个顶着硕大脑袋的小绿人拉出一大砣金黄色的粪便引得不少人拍照合影。带孩子的妈妈在现场遇到的最多问题就是孩子的疑问:这也是艺术?其实这何尝不是她们自己未出口的疑问。


    疑惑和怀疑也许正是走近现代艺术的最好方式,因为当代艺术的作者通常用最称手的材料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生活和艺术在这里几乎消失了界线。


    调整看待艺术品的方式


    二流展会被一流展会收购,水准是否真的会水涨船高?巴塞尔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到唾手可得,对中国的当代艺术有什么好处?有人欢呼巴塞尔艺术展的入驻彻底洗掉香港文化沙漠的帽子,巴塞尔有这个魔力吗? 有观众觉得展品的价格从以前的可以问津变为现在的高不可攀,是利还是弊? 西方的卖家盯着中国的藏家,中国的卖家盯着西方的藏家,这场生意,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一系列的疑问抛给了Vanguard Gallery画廊的开办人李力,她在上海开了十年画廊,这次在巴塞尔香港艺术展上虽然没有参展,但作为VIP在展会上泡了两天。


    李力觉得香港国际艺术展被收购变成巴塞尔香港艺术展后,国外的参展画廊从专业角度来说有提升。国内的画廊就很难讲。这次国外部分一流的画廊现身展会并开始在香港开分画廊,像白立方、高古轩等就带来很多优秀艺术家的作品。由于巴塞尔的影响力,国内对艺术品有兴趣的人、收藏家会对当代艺术更关注。同时也可以活跃香港的艺术收藏氛围,让香港比以前更有活力,受关注度更高。


    李力说,香港本土的收藏家比较少。博览会上很多肯花银子的是“填墙”的,他们购买现当代艺术品不是收藏,也不是投资,只是想在墙上挂出以提高品位。这部分客户对价格接受度比较低,一般只接受40万元以下的作品。很多购买者对自己的鉴赏力不太自信,一般跟着熟悉的艺术家的名字去买,而这些人的作品通常都很贵。 这次不少新兴画廊推出的艺术品价格还很公道。但是因为艺术家年轻,客户购买时就会犹豫。李力说,不能从大众的角度评判艺术博览会的好与不好,说到底,艺术还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当代艺术就是最大的奢侈品,要调整看待艺术品的方式。


    西方画廊紧盯中国藏家钱袋


    说到巴塞尔的魔力,李力却像一个除魅师一样。她觉得,巴塞尔其实就是个艺术品交易会,跟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是一回事,只不过交易的东西不一样,是卖艺术品而已。它就是商业,而且非常商业。只不过因为巴塞尔的名声增加了一些噱头。巴塞尔驻港的好处是,更多的人不用跑到欧洲看这些东西,改变了城市的文化和生活习惯。退一步讲,最起码对香港的旅游有促进。


    说到能否指望巴塞尔的出场一洗香港文化沙漠的名声,李力觉得根本达不到。她觉得香港挺逗的,为什么对自己不自信?商业都市没有什么不好,除非是扣上文化的帽子可以赚更多的钱,增加更多的附加值。


    在展会上西方人最多的问题是:“中国人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品?”虽然道出了这届博览会欧美人仍是购买主力的潜台词,但是西方人紧盯中国藏家的目的也昭然若揭。在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已经成为节假日境外最具奢侈品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居全球之首。艺术商人有理由期待中国的实力购买团体下一步会瞄上更昂贵的艺术品。


    李力认为欧美画廊带来几千万美元的作品,就是看中了中国藏家的实力,希望他们来购买,但是藏家的水准是恒定的。李力透露,有好多大藏家很有趣,开幕前连洗手间都不敢去,怕错过了好东西,一开幕就冲进去先订想要的东西。听上去有点夸张,但很振奋人心。不过,大家普遍觉得大画廊大作品好卖,规模小的画廊就要碰运气。卖场上关注的焦点仍是海外的大画廊带来的大艺术家的作品。欧洲的买家除非对亚洲艺术特别感兴趣,否则不会轻易出手。接下来,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将于6月13日至6月16日期间举办。错过了香港,他们还有机会在下一站补齐。


    但是对国内的艺术家和画廊来说,参与巴塞尔香港艺术展面对的客户群体不一样,即使没有卖出去,也多了一次展示的机会,混个脸熟,在推广上大有好处。


    明年或彻底换血


    巴塞尔是一个艺术交易平台,成交金额视各画廊的意愿,无法统计一个总的成交额。但是5月25日,借由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举槌的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最终创造了4.15亿港币的成交额,总成交率达90.9%。比之前预估的3亿多出了近一个亿。当晚的藏家构成则是以内地、香港本土、台湾以及泛亚洲地区为主。这是一个有趣的信号。在巴塞尔没出手的中国和亚洲藏家在佳士得出手了。对巴塞尔主办方来说,这是中国和亚洲藏家展示实力的信号。


    这就很容易理解有传闻称,巴塞尔艺博会主办方将于明年选择收购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余下的四成股份。巴塞尔艺术展总监Marc Spiegler表示:“可能性非常大,我们已经开始计划了。”这意味着巴塞尔香港艺术展明年换血完成,血统更加纯正。是对亚洲和中国市场看好的信心,只是不知道又会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