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藏拍资讯

张锐:艺术收藏即是享受生活
2013-05-20来源:艺术银行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1968

 

    张锐从事过很多行业,都如他的藏品一样,神秘而充满价值。现在,张锐拥有一家艺术酒店、开徽宅餐厅、做画廊,不久前又新开业了“任我行”时尚传媒基地,倡导饮食的艺术。人生经历许多,他信奉“艺术就是生活”。


    和张锐见面是在北京工体院子里他新开的“任我行”餐厅,他一身简洁的白色运动装,非常自然放松,说起话来幽默风趣、干净利落,毫不矫揉造作,是一个坦荡的北京爷们儿。


    初识当代艺术


    张锐是国内最早一批认识到生产关系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敢想敢干。2000年,他开始做高级时装生意,也正是这个契机让他初触当代艺术。当时他在做一个法国品牌的中国代理,2002年应邀去品牌持有人家中做客,那是法国南部一个诞生过很多艺术家的小村,有点像宋庄,在法国很有名,住在那个街区的都是法国最富有的人。主人的那所房子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但最让张锐震惊的不是这所房子,而是挂在沙发后面墙上的一幅小画,主人的一句“这可比这个房子值钱多了”着实把张锐镇住了,当时他还把买房子当个事儿,“总觉得房子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次听说一幅画的价值比房子大得多,而且还有巨大的升值空间,才觉得自己的价值观被摧毁了。


    于是,张锐回到国内就开始想办法买艺术品。一开始还不知道从何而入,他直接跑到宋庄去挨家挨户地敲门找艺术家,“我当时觉得宋庄人人都是艺术家。”就这样,他买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在宋庄“敲门”时找到的,也初识了一批艺术家。


    张锐的朋友圈子很广泛,其中黄燎原是最早提出想和他开画廊的。黄燎原是国内摇滚、文化艺术圈的活跃推手,对艺术一直抱有热忱,老拉着张锐说开画廊的事。而刚开始张锐没一下就答应,“一直等到2003年左右,老黄说问了老方(方力均),老方说现在开画廊可以了,这么着我们就开了。”


    艺术品的购买之路


    近水楼台,张锐干脆就把画廊开在了工体院子里他开的“有璟阁”餐厅之上,以画廊为伴,张锐正式开始了他的收藏。


    2003年到2005年这3年是张锐收藏上的高峰期,集中购买了很多当代艺术品。他说:“一开始买的时候还不太贵,2003年买曾梵志很重要的作品也就是1万美金。”2005年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品首次拍出了过千万的价格,艺术品价格随之一路飙升,从那时起张锐放慢了脚步。“因为价格太高了,我买不起,谁能花那么多钱去买这个?我一般兜里有闲钱了,看上一个作品就买了;但是贵的我坚决不买,我没有买过超过200万元的作品,最高就到200万了,这就到头儿封顶了。”


    对商业的敏感也带来了张锐收藏上的变化。2003年到2005年这个阶段他购买的大部分是油画,2005年达到了高峰。这之后开始转变,“这种转变其实是绕着市场走,我当时没钱再去买架上了,因为已经非常贵,真的没钱去买。”那怎么办呢?那就转换媒介,2005年开始张锐转向了收藏装置艺术,之后也开始收藏一些照片和多媒体、录像作品。当时还没什么人去买装置作品,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即使现在,收藏装置、多媒体作品的中国藏家依然不多。张锐的收藏之路在2007年又有了新的转变,他开始收藏一些韩国、日本、印度,包括欧美艺术家的作品,这一次他又领先了。“当时中国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已经比国外艺术家贵出很多,而欧美艺术家的作品一点都不贵。坦率地讲,花100万人民币,能买咱们这儿1000万的东西。”


    “一个人能够完全不受左右,那是伟人,像咱们这种平凡人做不到。”所以早期买艺术品除了自己的喜好,张锐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那时他身边天天围着艺术家、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而每一个人的艺术观念、市场观念都不尽相同,就得自己去判断和分析。另一方面的影响来自于市场,他收藏方向变化的时间结点恰恰是苏富比、佳士得逐渐推出亚洲艺术拍卖专场的时候,张锐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也较早就开始了这个领域的收藏。


    张锐也很感性,有时候他买一些作品是缘于无法回避的人情。比如某个艺术家平时对他很尊重,展览经常会邀请他,那他去了之后不买一张作品就会觉得有点对不起人家。


    艺术消费比收藏轻松


    “我就没觉得我是收藏艺术品。就像女孩喜欢买衣服,打开衣柜一看买的都差不多,喜欢黑一片黑,喜欢红一片红。”在艺术收藏上张锐的心态特放松,对于他来说,他更喜欢用“艺术消费”来对待“艺术收藏”这件事儿。


    “一直到今天为止艺术品对于我来说仍然是一种消费观。就像女人买鞋买包,有的男人喜欢买车买房。”其实张锐也是先买车买房,房子买到之后很自然就有一个装饰的问题,他最开始也是去宜家买点印刷品挂在墙上,也买过非洲木雕。后来他发现这样太没品位了,客人到他家对装饰有些评价后,他会觉得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讲到这儿张锐开玩笑地说:“中国有这么多别墅,如果把那些假画都换成真画,那这个市场将巨大无比。所以我们先别提什么收藏投资,首先把你的日常生活打扮得漂亮点,让自己有自信了,艺术就受到关注了。”
凭着这种“艺术消费”的心态,张锐在“艺术收藏”这条道路上比别人走得轻松许多,不扛任何包袱,“一旦带着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去面对艺术,你会发现很累。而艺术消费只跟你个人有关系,跟其他人无关。人消费有的时候就是一种瘾,你不花出这个钱,老觉得不舒服。”虽然一开始的艺术消费缘于冲动,但是张锐在开始买艺术品以后,也开始看艺术史方面的书,他买的艺术类书籍远比他买的艺术品要多得多,一直到现在他仍在学习艺术史。


    “我对身边的每件事都在想怎么艺术地去表达,怎么艺术地去生活,怎么让生活更加艺术化,艺术这件事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艺术到最后,如果还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受太多市场的左右,那你每一分钱花出去才能够保有最真实的快乐。”张锐非常谦虚,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做梦的人,终极目标是希望实现“艺术生活化”,将艺术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让艺术本身变成生活的各个方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