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展览信息

“造梦”空间的扩张
2013-05-08来源:雅昌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1250

 

    导言:艺术改变中国。中国城市的艺术性格在哪儿?


  GDP之争,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后果就是随处可见的“千城一面”,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构成CBD、还有层层叠加的高架桥……与之相应的,是城市艺术精神的同质性。虽然全球化与现代性的浪潮似乎难以避免,然而与工业化的标准流程不同,探寻差异与个性仍然是艺术应有的题中之义,用危言耸听的说法,艺术或许是人类将自己从工业化陷阱中拯救出来的救命稻草。


  近年来,成都涌现出一批艺术机构、群落。成都市美术馆、文轩美术馆、当代美术馆等重量级美术馆对市民开放;A 4当代艺术中心、K画廊、廊桥艺术空间、了了阁、天艺村等知名画廊云集。放眼成都,东南西北都有艺术家群落,“老蓝顶”、“新蓝顶”、“浓园”、“西村”、“北村”等相继出现。2010年,成都市政府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在此基础上,成都政府计划在城市东部继续打造一个占地40公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都东村。因此,成都一度被誉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第三城。


  2012年9月,成都双年展确定新一届策展人:何桂彦、付晓东、崔灿灿三位年轻人将联合策展。在新闻发布会上,他们特别强调,希望通过艺术的角度去呈现城市的现实,把城市做成一个作品,这个作品是关于现实、理想、未来,是一个乌托邦。三位年轻策展人的出现,无疑想给成都这座“艺术第三城”更多的想象空间。“成都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城市。”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董小庄老师说,“有些国外的艺术家来了之后觉得比北京、上海、港澳还舒服,我说你们要把汉语学好,结果他们真的学汉语,再次来到成都。”策展人顾振清则认为,跟上海比,成都属于“深度中国”,把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呈现得更充分的地方,成都对中国文化的转换和活化,在中国文化国际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把城市想象成人类精神和物质家园,成都无疑是典范。雅昌艺术网本期继续推出“艺术改变中国”系列报告二,通过对成都艺术事件的记录,为读者提供这段大历史中的切片,寻找中国城市艺术性格的多重样本。


  从旧蓝顶到新蓝顶


  策展人郭晓彦曾将成都比喻是一座纠缠于时尚、历史和严峻现实之间的城市,也是喜欢用文化幻觉滋养故事的城市。策展人顾振清则说成都是“深度中国”,把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呈现得更充分的地方。如果把这座城市做成一个作品,成都是关于现实、理想、未来的乌托邦,而“造梦”的参与者就是分散在这座城市空间各个角落的所有与文化、艺术、收藏有关的人。


  “成都这个城市本身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里边就有一种对文化的热衷。”重庆美术馆馆长冯斌告诉记者,“举个例子来讲,以前在黄桷坪老校区的坦克艺术仓库比成都的蓝顶工作室是早得多,蓝顶就是几个艺术家租了有蓝色顶子的几个房子,然而坦克库是学校花钱做的,但是你看川美花了几千万买地,又花几百万打造,搞出来给老师、学生用,又请媒体做了很多活动,但影响力没有多少。成都是艺术家自个儿住在那儿需要空间大一点,找了一个地方做起来,然后他们开放工作室做了第一个展览是04年1月份,做第一个展览的时候,媒体就配合得很好,开幕那天路都断了的,停车都停不下,就是这种情况,所以你说成都这个城市的氛围,媒体和市民参与的程度,都是重庆没法相比的。”


  冯斌所说的正是2003年由一群西南的艺术家自发聚居而诞生的成都蓝顶艺术区。2003年的8月,周春芽、郭伟、赵能智、杨冕4位艺术家,租下成都机场路旁太平寺机场侧的一排闲置厂房,改造为工作室。厂房以蓝色铁皮为顶,“蓝顶”因此得名,后来也习惯称旧蓝顶。从2006年起,旧蓝顶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由于四周要改造成家具生产基地,拆迁、污染随之而来。2010年一场大雨把旧蓝顶的画室淹了,好多艺术家毁掉了一大批画,但那时像周春芽、何多苓已经搬到新蓝顶。


  当时的周春芽找到了学经济出身的金延。很快,金延组建了一支叫蓝顶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的团队,两年后,首批工作室落成。新蓝顶一期沿用“蓝顶艺术中心”的名称。新蓝顶坐落于双流、锦江、龙泉三交界地区,项目的整体规划是1500亩,建设具有国际性、田园性的当代艺术创意园区。2009年,蓝顶艺术基地一期工程“新蓝顶艺术中心”即蓝顶二号坡地先期落成。2010年,通过对双流新兴镇庙山村农民安置点改造而成的“蓝顶青年艺术村”盛大开村,青年艺术家踊跃入住。现今,旧蓝顶的艺术家们已经陆陆续续往新蓝顶搬迁,聚集在双流和锦江区域的艺术人才300人左右,就庙山的青年艺术村就已达到80余人。


  “锦江区给了我们很好的条件,可以这样说,我们搬迁到三圣花乡,对蓝顶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何多苓对自己在新蓝顶的工作室很满意。“蓝顶二号坡地”整个坡地为环形结构,现代风格的独栋建筑围绕在椭圆形草坪周围,前面正对的是百亩荷塘,其他三面被原野环抱。画家每人一个工作室外,还专门设置了一栋展示和接待空间。据了解,这个新蓝顶总投资高达1100万元,工作室全是艺术家自己设计的“安乐窝”,环境舒适、功能全面,既能创作,又能居家,这种模式在目前国内的艺术家群落中实属罕见。


    金延说到:“占地120亩,建立有产权的工作室,是新蓝顶二期工程建设所要发展的全新模式。”在金延看来,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家们所面临的土地性质问题,让蓝顶艺术区成为一个永久的艺术园区存活下来,而不再面临被拆迁的危险。“核心区的产权化的永久性和持续性作用,会使整个园区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精神,不再重蹈一些艺术园区逐渐被商业区吞噬的老路。”


  新蓝顶二期工程建设的核心工作区连接着蓝顶二号坡地和青年艺术村,形成整个艺术基地的发展主轴。随着艺术家与机构的不断进驻,将迅速形成产业链,更大规模的吸引行业内其他人群的自发聚集,在周边逐渐形成与艺术创意相关的散落的工作区、艺术区、商业区、旅游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艺术栖居之地,成为城市的文化高地和耀眼名片。


  这样的规划,离不开成都政府的诸多支持,金延想把蓝顶艺术基地打造成最好的当代艺术园区,金延给出的定义是以当代艺术为引领,努力打造成一个创意产业区。当代作品的原创是创意产业的源泉,是创意产业的高端,而人才是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因素,在蓝顶艺术中心,这种人才被称之为核心创意人士。设计师、画家、作家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们在这里出思想、出创意,新蓝顶要做的是营造让他们感到舒适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愿意留下来创作,留下来生活。据悉,蓝顶二期新增的业主有:罗中立、张晓刚、方力钧、俸正杰等长期居住在重庆北京的艺术家;也有成都、深圳的设计师,刘家琨、汤桦、沈正清等;以及还有收藏机构以及事务所和广告公司。


  目前,把工作室卖给艺术家,是新蓝顶的盈利渠道之一。据悉,新蓝顶的商业运营有两个方面,一是卖工作室,二是举办艺术品鉴会,向高端的人群推荐作品,以及开发衍生品。新蓝顶坚持经常办展览,保持园区活力。5月底,新蓝顶还将以“蓝顶十年”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届时将在刘家琨设计的蓝顶新美术馆举办馆藏展、艺术论坛“艺术区生长与城市进程”、艺术家工作室开放等十多项活动。


  “当一个区域建成后,伴随着的产业链也得以清晰地体现出来。一方面,由于艺术家的聚集,为满足他们生活、工作需求而产生的服务会带动当地经济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因艺术工作而出现的衍生产业链在这里形成,艺术家的聚集带来的思想聚集,也使得以吸取他们思想营养而发展的设计事务所、画廊、艺术交易机构、动漫创作室、摄影工作室等下游产业链在这里聚集。我们理解的创意产业就是顺着服务,顺着衍生产业链的一个体系,而这种双体系模式在形成了一个集文化和创意为一体的精神区域后,人们便会有意识地向往这个区域,从而形成一种体验性的旅游模式。开展文化艺术培训等更具体验意义的项目也是我们正在考虑的事情,这将是我们的创意产业整体上走向未来的一个新途径。”金延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到。


  美术馆与收藏空间的扩张


  另一方面,由吕澎担纲主持的成都当代美术馆同样热闹非凡。日前,由成都当代美术馆主办,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艺术史教授汉斯-马里亚-德-沃夫先生(HansMariaDeWolf)策划的观念艺术世界巡展——“浪游”(Wanderlust)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幕。该展曾在韩国首尔ArtSonje艺术中心等美术馆展出,成都是此次巡展的最后一站。


  此次成都当代艺术馆引进的是马塞尔-布达埃尔(MarcelBroodthaers)和帕拿玛朗科(Panamarenko),二者是20世纪西方视觉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代表艺术家。当然最重量级别当属引进了现代主义之父、达达主义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MarcelDuchamp)的作品《旅行箱里的盒子》(TheBoxinaValise),该作品首次在中国内地亮相。


  自成都当代美术馆成立以来,成都当代艺术馆持续不断推出毕加索、“托尼-克拉格、杜尚等大师的展览,在当地掀起不小的观众浪潮。据数据显示,近两年除成都当代美术馆及文轩美术馆等成立之外,成都政府还计划在城市东部打造一个占地40公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叫“成都东村”。“那么如果我们跟威尼斯的协议能顺利签署的话,一些国家的国家馆可能就要建在这边了。就是说跟威尼斯双年展一样,除了主题馆外,其它的国家,像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都可以在“成都东村”建立国家馆,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场地。而且可以让每个国家的建筑师自己来设计,这样通过三五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后,就会慢慢建起几十个国家的美术馆,到那个时候,成都双年展想办不好也不太可能了。”吕澎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而“成都东村”也将计划建成一个成都美术馆,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和银行业也正在打算做美术馆,画廊和艺术机构也在同步增加。


  “照这个发展速度来说,过五年或十年后,是否成都不如上海那就不一定了。不管怎样我始终认为,硬件只是一个客观因素,最重要的还是艺术本身,艺术生态以及最终产生的成果。”吕澎对成都方面颇为自信的原因还在于成都当代艺术的藏家和投资人的资源优势。“从90年代初到现在,这里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人和收藏家,而且主要是当代艺术收藏。比如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的‘85新潮回顾展’,成都方面就贡献了8件,而且都是很重要的,像张培力、王广义等人的作品。”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