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主题研究

于振立艺术历程之抽象艺术
2013-04-02来源: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作者:曲振伟浏览次数:1711

   

    于振立最具突破性的艺术经历无疑是1989年的《8人画展》以及1993年的个展。前者因为《吃喜酒的女人》的横空出世,预示他的表现主义绘画抵达了巅峰;后者随着抽象艺术语素的形成,预示他从此开辟了后现代艺术的新里程。此间,于振立经历了从“解构”到“重建”的嬗变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追随和探求,更多人的结果都是“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对于未来的出路,执着的艺术家们无一不是在困惑和坎坷当中,探寻“自我独行”的突破口。

 

    1989年4月,中国美术馆,《8人油画展》。更多人都沉浸在了对于表现主义油画《吃喜酒的女人》的惊叹当中,此作极富“张力”,作者于振立因此被升级到了巅峰时刻。却恰在此时,隐藏展厅角落的3件小帧油画《图式》又突然“骚扰”了受众——《图式》呈现为“单调”的刀笔状,完全脱离了对于客观形象的描绘,反而强调“对于事物本质的抽取”,真正吻合了抽象艺术的视觉样态。自此,《图式》成为了于振立抽象艺术的一个母体,并依次衍生出了他的广袤的抽象世界。

 

    1989年下半年,于振立在北京锣鼓巷租住的画室开始了抽象绘画的实验,他以《图式》刀笔状的点、划为基本语素,一口气“书写”出了60余幅《点划具象》,其中的刀笔尽展亲、触、摸之真实体悟,其中的情境尽显焦虑、忧患、狂喜之心相。不久,博士张晓凌在其重要评论《荒诞与超越》中,列于振立为中国抽象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1990年起1993年,于振立又创作完成《生日手记》近百幅。比较而言,《生日手记》减少了火气、燥气,更显沉着和深邃。1993年3月,“于振立绘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如期举办,集中展出他的抽象作品。中央电视台新闻部、国际部、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表了数十条消息和专访,大连电视台、大连教育电视台制作并播出专题片《心魂飘荡》。

 

    1994年,于振立受邀参加了最为重要学术展览——《中国首届批评家提名展》,他的《触摸圣相》系列5幅在正厅展出。《美术文献》创刊号也以12版篇幅刊登《于振立抽象绘画》、《于振立、刘骁纯答问录》等。至此,于振立已经确立了在现当代艺术中的独立地位。

 

    关于《图式》的形成,于振立说它首先来自《吃喜酒的女人》的一个笔触,它是解构《吃喜酒的女人》的结果。正是这个被解构之后的单元笔触,因为具有了“去繁化一”的概念特征,也便导致于振立的抽象艺术具有了“本质化”的特征;又,单元笔触恰巧形同中国书法的“集点成划”性质,于振立的抽象语言也同时具有了“骨法用笔”的“书写”特质。

 

    对于抽象之“相”的形成,于振立认为这源自他生命经验的“墟”以及身体内核的“虚”双重境域。其中,“墟”来自文革、唐山大地震、婚姻的失败,以及来自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集体与个性之间的种种冲突。其时,占据于振立意识的只能是破碎的“废墟”意象。源自身体内核的“虚”,则是因为于振立较早通读了老庄的“虚静之体”,这关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关乎博大、诗意的东方精神,无疑,此“虚”和彼“墟”恰在历史的转折之处不期而遇,不谋而合。

 

    重要的是,期间发生了物质“墟”向精神“虚”转换的重要过程。这是一次由心境的升华,亦是一次由死到生的救赎。更加重要的是,于振立最终把物质的“墟”以及心境的“虚”进行了“迹化”抽取,致使画面最终呈现形同燃烧过后的灰碳一样永恒,又似佛家的“空”一样本质。因此,在“艺术触动社会”的当下,于振立的作品就更加具有了广泛性的批评意义,他启迪众生走向彼此关照,走向超然物外,走向终极意义。

 

    从《吃喜酒的女人》到《图式》,于振立探索了特有的语言方式,进而赢得了“中国抽象油画重要转换者”的地位。从表现主义到抽象艺术,于振立从(西方的)现代艺术彻底剥离出来,他因此开创了后现代艺术的新里程,他的艺术生命也因此在国际语境当中确立了最为绚丽的中国身份。(曲振伟半岛晨报2009年9月6日  《“向死而生”》)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