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主题研究

陈源初:新文人画与新水墨
2016-06-28来源:99艺术网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4946

 

    关于新文人画的讨论与实践一直没有中断过。新文人画又与新水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毕竟所谓文人画最为核心的便是笔墨意趣。新文人画强调的是文化概念,而新水墨则有些倒向材料、混淆视听的嫌疑。但无论如何,作为传统文人画当代化的重要实践样式,新文人画和新水墨许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诸如朱新建、刘庆和、李津、武艺等画家,也涌现出诸如张羽、王天德、张强等现代水墨的积极探索者。时间已经证明,无论采用怎样的概念或者标签,新水墨如果仅从材料的特殊性上以一种区别于西方艺术体系的姿态进行一种阿Q式的亢奋创新必然是没有出路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水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核心和材料属性,其精神本质其实还是文人画。这是区别于西方艺术模式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画艺术的根基和在当下呈现出新生命的前提。从画面和意趣上分析不难发现,当代文人画普遍在古人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

 

    把宋代贯休、清初八大等人的风格发展到了极致。构图上,往往一个人物、一棵树、一株芭蕉、一只仙鹤甚至一支檀香便是一幅画,有的甚至就画一个碗,或者一只蜘蛛垂吊下来。这种艺术风格的创新本来似乎无可厚非,“笔简意长”、“意到笔不到”本来就是文人追求的境界,但这也恰恰造成了当代文人画投机性的泛滥。很多人文化与笔墨根基虚浮,急功近利,为了出名,在很短的时间里练习一两种符号语言,如罗汉、游鱼、竹石等等,打着“空灵”、“意境”等幌子招摇过市,靠着“三把斧”行走江湖。真真是“笔墨不够”,“空灵”来凑;“意境”不逮,题材站台。

 

    古人对于山水、佛道和四君子的情怀在很多当代画家手里更多地浓缩为一种单纯的冥想和孤芳自赏。传统文人画所关照的表面上看也不外是一树一石、一鱼一鹤而已,但其背后是大气象、大关怀,是一种庄周式的云淡风轻、物我两忘,或者如八大般的遗世独立,慷慨悲歌。而当代不少所谓新文人画家由于文化修养不足,社会与自然的关照和体会不深,难以真正体会中国文化中“小”与“大”的辩证关系,导致画面“中气不足”,结果生生把小题材画成了小趣味、小气象,是一种附庸风雅的自欺欺人。传统文脉的割裂,使当代社会对于传统艺术特别是文人画内在的精神追求和灵魂关怀产生了巨大的隔膜。

 

    在时间的筛除和一次次历史事件的涤荡下,两千年的文化积淀如今只剩下模糊的记忆和凌乱的符号。对过去的模糊记忆和本能回溯,让今天的我们事实上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凭借。而在艺术市场的刺激下,大批投机式的所谓新文人画家的文人画把这些零星、凌乱的记忆和符号作为通向名利场的通行证。传统文人画的简化无可厚非,当下化也是势在必然。但文人画有自身的界限与底线,超越了,就不能称之为文人画。这个界限不仅表现在画面语言的基因序列上,更表现在趣味和精神上的对话与延续。否则,无论是新文人画也好,新水墨也好,不是走向没有前途的矫揉造作,就是走向没有底线的江湖杂耍。

 

    中国近代书画新水墨成为新的增长点。近现代书画的规模十倍于当代艺术。水墨画在今日的盛景和乱象, 从实验水墨到现代水墨到水墨画, 从传统到现代,从文人画到中国画到水墨画,无“水墨”不“书画”,水墨画的实践和理论,都在急遽地发展。但很少有拍卖行单独设立真正意义上的“当代水墨”专场,不少拍卖公司把“当代书画”专场替换为“当代水墨”专场,上拍作品主要散落在当代书画专场中。例如北京保利“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场”中推出了李津、徐累、刘丹、徐华翎等当代水墨家的作品。北京荣宝一改往年新水墨专场的设置,推出“当代书画及新水墨”专场,推出李津、杨佴旻、刘瑶、阿海等水墨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杨佴旻《花开时节》(镜框)作品以100.8万元成交;李津创作于2012年的两幅作品《江南风物》(镜心)和《春天的味道》(镜心)分别以32.48万元和31.36万元成交。然而,相关投资者也表示,目前当代水墨还处于“光打雷不下雨”的炒概念阶段,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过当代艺术泡沫破裂的阵痛,大量藏家面对当代水墨呈现出了“众人围观不打猎”的现象。而当代水墨背后的资本运作面对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也显得有心无力,因此当代水墨至今距离突破性的进展还有距离。从长远来看,当代水墨一旦出现几个标志性艺术家,必然会吸引国内外大量资金流入,从而在艺术市场上真正形成一个板块,市场潜力不容小觑。尽管当前当代水墨作品上拍量相对较少,但在市场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下,当代水墨作品市场价位出现一定的突破,许多艺术家作品纷纷刷新历史纪录:徐累作品《向达芬奇致敬—天花》(镜心)以402.5万元成交,刷新其作品《回音壁》(镜心)在2012年创造的350.75万元的拍卖纪录;李津、李孝萱、蔡小松、杨泳梁、刘丹也纷纷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记录。

 

    除各家拍卖行极力推动当代水墨在二级市场中的发展,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等也纷纷举办展览推介。中国美术馆推出“水墨新维度——2013批评家提名展”,旨在为当代水墨提供学术指导,促进中国新水墨的健康发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幻象——中国当代水墨大展I”,推出梁铨、李华弌、刘丹、李津、刘庆和、徐累等14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受到业界极度关注。国际拍卖行也把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佳士得在纽约首次私人洽购的展览“阅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共推出刘国松、李华弌、徐冰、杨诘苍等9位当代艺术家的25件作品。业内专家表示,通过数年的积累、发展和实验,当代水墨已经在一级市场层面积累了一定的受众,奠定了价格基础,同时从铺货、布局、学术关注,新水墨逐渐进入成熟期。现在得到市场关注、价格上升,是多年市场积累的结果,也是恰逢其时的现象。然而,对于齐白石、张大千这样大师的作品来说,目前市场缺乏其顶尖拍品,3千万可能就已经达到顶峰,很难再有上亿元的作品浮出市面。单一领域的书画市场高潮期很难超过三年。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