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主题研究

观看方式的转变 表现方式的革命
2014-08-11来源: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1404

 

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并非简单直接的感受描摹,生活内容的机械复制,而是来源于生活素材的综合杂糅,披沙拣金、选择取舍。表现主义艺术正是这样的一派,提炼了生活的精粹,以内心的描摹,完成了由自然生活到艺术创作的复杂历程,创造出优秀的艺术。

 

这正是日前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同行——2014美术馆联合展”所要呈现及艺术创作带来的回想和启示,在围绕“表现主义”这一学术主题,讲述艺术本体,展示中西表现主义艺术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外,更通过建构一个中西综合的展览格局和中西艺术对话的平台,在“表现同行”中阔步向前。七大精彩纷呈的展览体现了中西艺术家在今日全球化大背景下面对纷繁的艺术创作环境,坚守自我、独特创新,进行“表现同行”的文化思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同行”的一个展览:“此在的绘画——中国具象表现绘画20年艺术展”。中国具象表现绘画是中国美术学院一批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不断反思中,以现象学哲学为思想背景,由哲学理论所构建的对绘画创作进行再思考的艺术体系,以重建中国体象之说为归宗发展出的绘画倾向。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介绍,中国具象表现绘画具有两个向度的特质:一个向度是中国与法国具象表现绘画的时代同行之旅;另一个向度是与现象学等哲学理论界的思想对话之旅。展览集中展示了具象表现绘画强调绘画直观的存疑与真实、视域意义的体象与构成的纠结与诗意的品格特征,彰显艺术家立足自然、放怀表现的思想与创作的姿态。

 

表现性绘画虽然没有像德国“新表现主义运动”那样成为曾经的冷战刀刃之上的明晰而强烈的艺术流派,但作为一种精神风气,却始终荡漾在所有变革性的激情波澜之中。“表现性绘画的内涵之一在于眼睛的力量。实际上,绘画的使命就是让不可见成为可见,这种可见的创造性的开启本身就得益于眼睛的力量。” 谈及中国表现性绘画的精神内涵,许院长说,就绘画而言,最直观的力量不是画中的故事,也不是画中的事物,而直接是画中的笔触和颜色,以及笔色自身的力量。对笔色强度乃至“暴力”的崇拜,形成画布上的纠缠与搏斗,塑造着画家的表现性气质,它代表了人类原初的活力,以直观统辖语言,以感觉驾驭理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表现性气质,人的视觉感受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一种眼手合一的触觉功能,而且这一功能往往蕴含于眼观者的艺术个性之中。所以我们说画家用他的眼睛绘画,是因为他能用他的眼睛去触摸。这种触觉功能的饱满程度,在摹仿的艺术那里往往难以实现,只有通过手的“暴力革命”及其陶冶出来的眼睛的力量,才能被重新创造出来。

 

表现性绘画的另一个内涵在于意象的体验。意象是一种中国文化的重要中介,中国的文人通过它得以把握事物的整体与根源。这种意象既不是纯然对象,亦非纯然意识里的东西,也不是对象与意识之外的第三者,而是将对象与主体包蕴一体的想象性与体验性的整体。表现性绘画的内涵之三是身体的热量。犹若舞者将狂热与激情,转释为实实在在的身体的感知与释放。这种肉身直观的表达,拒绝视觉的故事,拒绝过度的诠释,而让行为与绘画,让笔触与颜色自己说话。以上表现性绘画的诸般精神内涵,是从某种绘画方法论的角度,表明中国艺坛坚守绘画及其特色性的精神品质。想必主办方也正是出于同样的思考,整个大展布置了一个中西综合的展览格局,来体现中西艺者在今日全球境域中面对图像媒体同行“表现”、彼此呼应的文化境况。

 

从主题单元展策展人孙周兴、蔡枫的言语中了解到,人生此在既以“可能之在”为规定或使命,则艺术必然成为此在得以实现的通道。也就是说,唯有通过艺术,人生此在及其世界才是可揭示的。此在的现象学势必是艺术的现象学,于是我们在此说“此在的绘画”。此在的现象学首先要反思被科学技术普遍宰制之下的人类实存处境,以现象学的直接性直面事物,介入此在,发动创造。它追问的是视觉真实,关注艺术的真理性问题,思考个体性的创作与生活世界的开启之间的共属关系。展览第一部分“溯源·回归视觉”,展出中国与法国具象表现艺术家的日常素描习作,包括具象表现绘画自1990年代初由法籍华裔艺术家司徒立先生引入中国之后的发展历程的文献展示,呈现了法国与中国艺术家在这条道路上的同行之旅。第二部分“生机·感性的完满”展出20位中国具象表现艺术家的油画作品,集中体现了具象表现绘画强调现场直观的视觉真实和视域意义的感性构成的品格特征,以及艺术家立足自然的思想与创作姿态,以此来完成对“此在的绘画”这一展览主题的诠释。

 

再来谈谈具象表现绘画,它继承塞尚的遗产,强调现象学的方法论,坚持本质直观的现象学描述。回归视觉,回到视觉就是你的目光、你的身体所及的感性的完满。重要的是强调不断变化,不断生成的视觉观念(四维的),基于对观看和对象的重新反思,去打开绘画可能性的一个通道,呈现出视觉的生机和活生生的身体和世界。绘画艺术不应直接去搞观念化的东西,而是在绘画的践行中生成其方法论。只有当画家的身体借给世界时,世界才变为绘画。这正是绘画的身体现象学,也是中国艺术精神之智慧。众所周知,中国具象表现绘画在西子湖畔生成之际,正值欧洲艺术界激烈争论“当代艺术危机”的时期,那是1990年代初。历经20余年的艺术探索,中国具象表现绘画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一艺术危机命题,尤其关切我们时代的架上绘画的命运。而无论如何,无论成败,他们的努力都让我们相信:唯当“此在的绘画”成立,“绘画的此在”才是可能的。个人认为,表现主义艺术展现人的内心与情感,深入人类的生活,折射社会与历史,上演着人、岁月与生活的精彩华尔兹,而这些重要精神内涵的廓清将有助于我们持续地感知绘画,把握创造的使命。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