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学术交流

同与不同
2014-08-04来源:美术报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1320

 

同之不同

 

西画,本文指架上绘画,包含了油画、色粉、水彩、水粉、素描及版画等。国画,即中国画,包含了水墨、设色、重彩、书法等。

 

西画何时传入中国,难有定论,一般认为随着“丝绸之路”,西方三大宗教文化东渐,也带来了其绘画艺术。从两汉到魏晋时的佛教传入,西域的造型艺术随之传入,营造了敦煌等地的大型洞窟壁画与雕塑,流入了原并未在国画中使用的技法与观念,如色彩的明度、纯度的变化,即后来说的“退晕色”“晕染色”等。到明清西人耶苏教传教士利马窦、朗世宁等进入宫廷画院,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可鉴之材。

 

中国人很早发现了烟灰的作用,在上古时期,从釜底刮下来烟灰调上水溶性的动植物胶成了“墨”色,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国画的灵魂。那女娲补天所遗的“五色石”,红、黄、蓝、白、黑的那五色,成为中国的“五正色”代表了东、西、南、北、中的五个方位,也是“五行”之说。这“五色石”即谓矿物质颜料,另有靛蓝、藤黄、洋红等植物汁颜料,正是运用墨与地产的矿物质与植物汁颜料在中国宣纸(含绢帛)上用毛笔写就了中国画千年传承。

 

西画在早期也同样运用矿物质与植物汁经研磨、干燥、漂净后调入动、植物胶而成为颜料,在木架上绷上画布做好底子后进行绘画。

 

这样共同的原料起源,由于中介物质的不同、载体的各异形成了文化的差异,历史上形成了“两座大山”“两股道上的车”等说法。笔者认为:因材料、工具、载体等“物”的不同形成了文化的差异,谓“同之不同”。

 

中西绘画的碰撞与交融,一直是中西艺术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实践,要求“XX化”的高度用文化来衡量一种文明,那是一种逻辑的误谬。

 

笔者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洛阳墓穴彩画”上见到了与当今西画何等相似的作品。洛阳61号西汉墓壁画,此作成于西汉元帝至成帝之间,作品38×48.5cm,在砖砌墙上用白泥做底,浅浮雕羊头,进行彩绘,故名《有浅浮雕羊头的神虎吃旱魃图》。图中浅浮雕羊头在彩绘中很好地运用了空间塑造方法,其阴阳转折结构分明;而神虎线条流畅,造型夸张,用色大胆,那旱魃则是造型简炼设色阴暗的女鬼形象,其背景用了大笔融的土黄、灰、土红等写出。通观此作颇有当代大腕的范儿。这两千多年前的不知名画家的作品,他会想过“XX化”吗?

 

另一件是当代北欧艺术家的纸本作品。是今年7月中旬笔者在冰岛访问时,于雷克雅未克一大教堂中见到了一批运用手工纸、水溶性颜料创作的作品,其中一幅花卉,颇具东方意韵,图中自下部中间向上生长着一株植物,淡淡的粉黄底色,绿紫相间,符合生长结构,有着生命力与向上的寓意,故陈列在大教堂的门厅内,这位不知名的北欧艺术家(图中未见签名与钤印)的“中国化”作品,可能是当今西人心中的“东方化”。

 

以上两实例相距两千多年,相隔万余公里,从共同的宗教性绘画中表现了不同的作品。即中人西化、西人中化的作品,屡见不鲜,这是中西绘画碰撞交融的产物,并非“XX化”的结果。

 

不同之同

 

中西绘画因物而生各异,也因地域文化而显区别,此谓不同。也因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文明发展而走向“共同”。中西绘画从准具象走向具象表现,又从表象纷呈的具象表现走向主观表达,这是一个支流汇向大洋的过程,而主观意愿的表达正是人类造型艺术之泱泱大观。从“不同”走入“同”的境界。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画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等各式主观意愿表达的画派,如梵高、莫奈、毕加索、马蒂斯、米罗等等他们从具象写实的表现语言中寻找自我表达的形式语言,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画面和他们的世界。与此同时,一大批中国画家中有把具象写实的技法简化到极致简笔大写意的齐白石等;更有临池挥毫信手拈来的“墨团团里天地宽”的黄宾虹,他以各类墨法用他的点、线、面营造了自己的“黄家山水”;有信笔挥洒,五彩缤纷的张大千……这些无论是架上绘画还是临池挥毫,无论地域相隔万里,文化差别极大,但主观意愿表达了他们心中世界的向往,而走向“共同”。如后期印象派中那些大师以扭动的五彩笔触表述心中的意象,梵高正是如此。略晚一些的黄宾虹正以“一波三折”的笔墨和苔点、墨块写下了“黄家山水”,此曲虽异但工即“同”了。所谓之“不同之同”。

 

以上仅个人之浅见,望批评指正。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