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主题研究

美术批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2014-06-09来源:潘欣信作者:大连澄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1574

 

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参与者群体,主要是根据艺术院校的分布,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四川、上海、江苏、湖北、陕西等几地。如果单从参与者群体的角度看,具有明显的圈子化特征。其中,因为批评理念和关注点的不同,交叉形成了数个具有明显分野的“圈子”。

 

较为集中的圈子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偏重于“论从史出”的圈子,这个圈子内的学者多由美术史专业出身,擅长或偏重于从美术专业知识角度出发,评论美术界的现象、作品或艺术家,更像是研究现代或者说当代的美术史。也因为这个原因,而常常被沉醉于“批”而忽略“评”的持论者认为不是“正宗”的美术批评。这个圈子中,以美术学院的史论学者为主要人群,其知识背景,多是美术史论系、科的教育。他们的关注点,多为艺术风格偏于传统的国、油、版、雕等四大造型艺术形式在当代的发展状态,可以称之为当代美术批评中的“传统派”。第二个圈子主要由强调“公共性”的学者组成,他们关注当前艺术更愿意从“社会学”、“思想史”的角度剖析。这一群体的参与者大多从中国美术“85新潮”的思潮中脱出的学者或其弟子。他们的知识背景,虽然也多是高校的美术史教育,或者是综合大学的哲学、历史教育,但他们进行美术批评的着眼点,偏向于风格较为新潮的艺术,并以“正宗”的美术批评家自居,致力于建立一种导向,可以说是当代美术批评中的“前卫”派。自比起传统派显得更为活跃。

 

在这两个主要的美术批评圈子之外,还有许多知识背景各异的“批评家”,或是综合性大学的人文学者,或是艺术家,共同造就了当代美术批评的繁荣表象。就这两个主要的美术批评圈子来说,几乎处于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偏重事实论述而少议论的评论,在一些人看来,显得有点不像“评论”。比如,回顾和整理新中国美术批评文章的综合性文集中,这样的美术评论家几乎没有露面的机会。实事求是地讲,这样的论述当然也应该属于美术评论的范畴。原因是:第一,其论述对象是当代美术家、作品以及美术现象;第二,这些文章的观点都具有反思和评论的性质。

 

传统型的文艺批评队伍很少出现擅长“抛头露面”、能发表骇人听闻论断的批评家,其文章的特征是论述、思考的分量多,而批判与评论的成分少。但也因为此,少了活跃的气氛和参与当下艺术策划、运作的能力,几乎没有被称呼为艺术家“推手”的“策展人”式批评家。可以说,不同的“圈子”,也正昭示了不同艺术院校之间教育理念的差别。与所有的事物一样,不同的圈子之间,也少不了相互的诟病。比如体现在对于批评的独立思考与依附性、正宗派与野狐禅、炒冷饭与引领思潮等观念的不同认识上,更多时候,两大圈子处于一种互相尊重而不相往来的状态。一如中国美术的现状:传统派自得其乐,先锋派另开一局。

 

但是,无论是哪一“派”,似乎都没有办法回避当代美术批评的一个最为显著特征:一派繁荣的表象与极其衰弱的实际力量,吊诡地并存。

 

一方面,当代美术批评处于一种非常发达的形象之中。因为美术媒体的增多、众多大众媒体开辟文艺栏目,加上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市场行情的一路上扬,在今天,由形形色色的专家或非专家们制造出的美术评论文章(包括各种研讨会的即席发言),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

 

若以粗略的线条勾勒划分,当代中国的美术批评文章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教育型,这样的文章推广专业知识或播布思想理念;市场型,兼具教育特征,常常是通过对艺术家作品的技术或理念分析,来进行推广,但是在结论上往往夸大或者带有广告成分;学术研究型,这一类的文章大多是基于批评史本身进行的理念梳理,或者由美术史规律性知识背景,引出到评价当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在美术批评繁荣的同时,当代美术批评又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大量的文章借助印刷精美的报、刊、图书得以发表,却几乎引不起丝毫的共鸣。美术批评的声音变得极为微弱,这是美术界不少人士直接的体会和感觉。同时,文学、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领域的批评,大概也处于类似的状况。

 

在上述简略划分的三种类型的美术批评中,因为市场型批评的文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有观点认为,当代美术批评极其“虚弱”的病症问题,源于市场力量过于强大,绑架了美术批评。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事物或者说行业出现了问题,其根本的问题,都源于这个事物或行业本身规律性发展,外部力量只可能是一个诱因。并且,这种现象不独出现在中国。美国学者詹姆斯·埃尔金斯的一篇文章《一种对于美术批评的批评》,揭示的正是这一现象。他的这篇万字长文经丁宁先生翻译,2008年刊发于《美术报》。文章分析的对象是北美地区的美术批评,却和当代中国的境况出奇地类似。

 

问题何在?

 

无论对哪一个群体而言,美术批评参与者在根本思想上不左不右的中庸态度,导致的立场模糊与激情缺失,是当代美术批评“衰弱症”的根本原因。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人格上的互相尊重,和人际交往中的友好相处,而不是思想追求、认知观念上和稀泥式的一团和气。而所谓的独立批评,也许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因为没有立场的美术批评,必定是不合格的批评。

 

抛开现实功利性较强的“市场型”批评文章不论。当代美术批评参与者,普遍没有真实、鲜明、尖锐哪怕是相对偏执的政治立场,并缺乏真诚的情感和专业激情。无论是站在主流、非主流,还是所谓的独立意识的角度,至少在铺天盖地的批评文章中,读者看不到鲜明、尖锐的政治立场和专业建设意识。而个中原因,又正是批评情感、专业激情的缺失。主流意识的批评中,空喊口号,虚情假意和谩骂并不少见;非主流或独立意识的批评中,许多充斥着清高和怨妇式的牢骚与哀叹。

 

在自居为“真正批评家”的群体之外,还有大量被看作是边缘化的批评者群体:他们常由行业官员、媒体记者、画家好友等组成。这一群体也创造着大量的“美术批评”。因为缺乏专业真情,对于那些需要训练和耐心才能解读的作品,许多作者采取了粗浅对待的态度,不顾艺术与学术的规则。媒体上我们看到的情况经常是,一个严肃的活动,常常必须被归纳出几个有趣的看点来,或者必须增加一些艺术家吸引人的趣事。在读者眼里,美术批评常常变得不是由专业的学术或艺术原则来评判是非,而是取决于吸引“眼球”的高低。这样一来,一些这样的“批评”,对于严肃的艺术家和美术研究者来说,显得非常可笑,同时又非常可怕。因为通过报纸、刊物,这些文章所影响的人,比耐心地、艰难地去解读作品的人更多。这构成了对信息的盲导,对权威的滥用,对权利的滥用。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加重了这一问题:美术批评的重复生产、添油加醋、胡乱猜想和快速传播。

 

我们的期待是,“发乎情”与“言志”的,坦诚、大胆的美术批评,对于美术批评专业建设具有实际性建树的批评。这需要美术批评从业者必须强调学习、观看、思考,然后在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发表看法,这是最科学的办法。在美术批评中,可能没有普遍的、读者可以轻松理解的写作方式。如果一定要有,那么只能是以放弃艺术的进步和探索为代价的。

 

 

分享按钮